很久很久以前
電台DJ都是靚聲之人,咬字清楚
有不錯的音樂品味
而我一直都有一個印象
認為他們都應該有一定的語文天份
才能用嘴巴清楚傳達訊息
由高中時代開始聽收音機
有些DJ也一直做到現在
音樂修養毋庸置疑
節目策劃亦有心思
只是語言方面卻一直沒有進步過
主持國語節目的
國語到現在還是這麼水皮
而不必說國語的,又硬要獻寶
王菀之的《是一個誤會沒甚麼可悲(ke bei)》
說成「是一個誤會沒甚麼何B」
聽眾不由得也想BB聲問候這DJ
其實我不過想清楚歌名和歌手名字
方便選購唱片
播廣告的話
我想知道它賣的是什麼產品
但有時連名字也聽不到
熱播了一段時間的「韓國真生成長元」
品牌名原來是Kicker而不是Kika
但電台似乎也沒人監控品質
由得它播了好一陣子
比dead air更浪費電台的air time
有些新DJ廣東話也不見得說得很好
只顧營造氣氛
說話像一團團皺紙盤糊起來
聽得人心裡起疙瘩很不舒服
我不知道到底是我一直以來誤會了?
還是前輩比較懂得掩飾
不接洽一些他們做不來的工作
而新一代DJ就沒有揀job的權利呢?
最近這個風潮吹到嘉賓去了
有些人明顯有語障
又或者說話太低沉,入晒咪
都照請照講,主持也不做修正或引導
虐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