坊間有三本大路旅遊雜誌
個人較喜歡《飲食男女》
無論文筆、攝影和設計都明顯比對手好
我甚至認得各個記者的名字和風格
後來市場內加入了《U》
行內便開始玩起音樂椅遊戲來
最近《新假期》亦有革新
除了攝影和設計有改進
內容亦力求多元化
除了必有的泰日享樂遊
還介紹行山艱辛遊、歐洲高級遊
加設讀者試玩和投稿
一方面令讀者有歸屬感
另一方以低成本增強內容
還有記者推介的特色手信、攝記教室
作為讀者
有多本雜誌好睇應該開心
但心裡希望好的是《飲食男女》
當對手努力改革
新對手又陸續加入
但幾年來它都維持雙專題的模式
在強調要不斷求變的壹傳媒來說,有點不尋常
另一方面,人手又不斷往外流
幾乎期期都見佢請人
旅遊記者都請了四次
每次條件都是:大學畢業,毋須經驗
最近又有一個去了《壹周刊》
當中可能有許多原因
但我估計主要是五個字:樓上閂水喉
說起來,它的廣告亦是不合比例地少
黎智英本人似乎都蠻懂得享受
還會到法國學學烹飪
他有套「新聞帶來消費帶來廣告」的理論
對於他不好好把握這條財路
我是有點奇怪的
難道只有bad news才有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