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September 1, 2008

天水圍的日與夜 The Way We Are



有報章為許鞍華做了一整版專題
附帶個人電影年表
原來這些年來她導過不同風格的片子
個人喜歡的恰巧都是淡淡的一類
自動將她歸入寫實生活派導演
女人四十,千言萬語,半生緣...
如今拍到天水圍
一個被報道得濫掉爛掉了的題材
在她手上又變成一杯葡萄靈
入口無味,但慢慢喝出真味
而且有益

電影中的天水圍無風無浪
全片只死了一個人
而且還不是住在區內的
認定悲情城市只有雙失青年的人
大概會覺得影片很假
尤其鮑起靜的兒子
十六七歲不是反叛年齡麼?
怎可能那麼懂事那麼乖?
在無數家長眼中
簡直是一齣童話嘛

我想
導演的用意不在於背景
而是要帶出身教的重要性
無論天水圍,深水埗還是紅山半島
中産還是低下層
即使是單親
即使要搵食無暇陪伴
兒女自然會跟著建立一套價值觀
知道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
悲情不悲情
都是看自已

至於其他
網友opium poppy寫得更好,照片也是從她那邊借來的:
2008台北電影節》天水圍的日與夜 情真意切
(註:有劇情內容)

延伸閱讀:
《天水圍12師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