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 Show all posts
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 Show all posts

Friday, July 8, 2011

夜‧遊

夜涼,無星。

他和她在樹下吃晚飯。這是一條她從沒想過會來的村子。話說回來,自從踏出第一步後,往後的很多人和事,都是她從沒想過會遇上的,漸漸她也就習慣面對任何意外,和驚喜。

太陽照到哪裡都那麼毒,原本一黑一白的兩個人,幾回之後,她曬得快跟他一樣黑,在夜色下,皮膚總算可以歇一歇。山間的溫度比山腳下涼快,晚餐氣氛是愉快的,她知道他口齒不伶俐,很容易就陷入沉默,所以他想講的時候就會由得他講。在酒精的推動下,寡言的他說話開始多起來,他教她用手邊的東西開啤酒瓶,又跟她玩了一個要計數的小遊戲,因為他也看穿了這個看似念過很多書的女子,其實是個數理白痴,跟她玩這些遊戲,讓他滿有優越感。

回到房間,她才想起自己在旅途上很久沒這麼輕鬆,傳了簡訊謝謝他那無聊而開心的遊戲。嚓嚓--趁有少少酒意,出去走一轉吧。她還在狐疑這回覆是否惡作劇,已經聽到馬達的聲音,就趕緊跟了出去。

租電單車原是為了方便出入山間,但不公器私用一下,怪可惜的,她想。她沒有電單車牌,但非常喜歡那自由得近似飛的感覺;他口中不停勸說騎電單車是多麼的危險,但還是載著她下山了。開車的時候,她雙手握著他的肩,這是彼此都覺得自在的距離,什麼時候開得太快,或是路旁有什麼異動,由她握住他肩膀的力度,他就心中有數。

山村晚上非常寂靜,幾乎沒有別的車子,路顯得特別廣闊,厚厚雲層為這無人之境開路,風直接就打在臉上,很痛快。天空沒有月也沒有星,全程就只有電單車的燈照亮黑夜。車子就一直往前駛,到了下午到過的海邊。原本她想提議再往前走,看看未知的風景,不過她知道,他已經過了敢冒險的階段,又或者,他其實一直沒有真正踏出過那第一步。而她經過種種之後,也決定沉默是金,留在熟悉又安全的範圍,兩個人就靜靜聽著太平洋打拍子。

回程了。他不住在說:可惜今天海邊沒看到星星。她附和:是呀,可惜沒有星星。也許是因為喝了酒的關係,好幾次她把頭靠在手上,他感覺到肩頭一重:喂,是睏了嗎?那就載你回去囉。

不,只是想靠一靠吧。她悄聲回答,風一吹,就散了。

Wednesday, May 4, 2011



開展出差生涯後,開始講究腳上一對夥伴的質素。都是用腳走的路,荒野泥路、初春雪地、高級餐廳雲石地板,跟老城石仔路,要求的鞋子就不盡相同。

我們這等出外走走糴糴之人,一定是球鞋/行山鞋。頭幾回是穿了Converse上路,也是平日著慣的牌子,百多二百元貨仔,永遠的藍色牛仔布,在香港走走碰碰一直沒有大問題。第一次到寧波還可以,因為遊走的多數是市區石屎路,跟香港差不多,到第二回布拉格,天天走石仔路,就開始叫苦了--如果跟情人走上一段,那叫做浪漫;一連七八天,走七八小時,天天著十幾磅資料和器材走在石春上開工,那就是地獄式的命遊,即使你再怎麼喜歡腳底按摩或者SM,都會吃不消的。

現在的出差鞋換成了New Balance,鞋底比Converse厚,但鞋子輕身,內籠很軟,沒有一岩一忽的古怪位,跑起來只覺身輕如燕。顏色仍然是沉實都無朋友的深藍色--穿起太花俏的球鞋到國外,只會自招麻煩,而我出門最不想惹的就是麻煩。

還置了一雙雪靴。真正用來工作的雪鞋,不能買中看不中用的皮,毛毛是要置在裡面才暖,否則下起雪來,真會滲水冷得你雙腳變雪條走不了路。一直看了好幾家都看不上眼,最後在台灣給我走到,而竟然也是NB,完全符合要求,得來全不費工夫:外面是防水料,面是毛毛料,平實的顏色,鞋身輕而保暖。呢頭買,個頭再出trip就即時用得上了,陪我踏過人生第一場白雪,真是天賜的好鞋子。

暫時仍舊無法解決的是沙灘。這些拍出來懶靚的景,是我最怕的,什麼鞋踩上沙灘都是死路一條,不死也會一直漏沙漏幾天,就算換了拖鞋涼鞋,沙粒攝到鞋帶和腳之間一直磨,足會把皮磨出血。如果即興的只有捨命陪君子,否則唯一方法就是赤腳,同埋帶毛巾和水洗腳抹腳。

另外還有一些斯文鞋。人靠衣裝是有一定道理的,不過說實話,這些鞋子其實是個人fantasy多於實用,尤其當你在平日的圈子中建立了一個固定形象,就會有心理關口,有時會不敢走出那個框框;所以,「出trip見人」只是給了我一個理由在平日多穿上它們,轉轉口味吧。

「嘩,乜咁女仔呀?」係呀,我係女仔黎架嘛。

Sunday, January 23, 2011

  • 每段旅程,至少有一個驚/喜位。
  • 久而久之,驚/喜不再驚/喜。
  • 無論邊一個月,要去的地方,永遠咁蹺都是high season。
  • 執行李時,請放下無謂自尊。
  • 出門前,要跟寵物交待,唔係會嬲左架。
  • 禮多人不怪,在異鄉道謝,不妨誇張一點。
  • 世界上好心人還是挺多的。
  • 笑是最好的簽證。
  • 公關們:食唔食飯,都會落鳴謝的其實,我萬七個地方未去,可唔可以say個hi便算?
  • 當世界是你的百貨公司,你就再沒有興趣行銅鑼灣。
  • 我一樣坐巴士返工,NO.是737,747...
  • 酒店房可以無service,不可無wifi。
  • 的士司機其實並不是那麼熟路:請帶地圖。
  • 眼,是最好的攝影機;心,就是最好的錄音機。
  • 有緣的地方,事情自自然然便會約成。
  • 無緣的,自自然然學會不再執著。
  • 行船跑馬三分險,生死有命睇開D。
  • I Love Google。

Thursday, November 25, 2010

她收拾書櫃,翻出一張戲票。《戀之風景》。啊原來還留著。那是他們看的第一齣戲。她喜歡幾米,他喜歡林嘉欣。她足足早到了十分鐘,那是他一直很引以為傲的事。如今風景落畫,林嘉欣也當媽媽了。

她跟另一個人看過《Playtime》。遊戲一場。那是她頭一次在戲院吃士多啤梨。當他從背包抽出那個佳能盒時,她覺得這個行為比電影有趣多了。反正她的口味就不太正常。

還有《臥虎藏龍》。其實她到現在都不太清楚劇情,因為沒空看銀幕。後來,她一個人入場的時間愈來愈多,但每年春節,他們都會去看賀歲片,算是一個小小傳統。有一年看《金雞》,女主角給北方佳麗搶飯碗的情節,看得她感懷身世。他知道,但沒說什麼,是散場前難得一次的心靈相通。

呀!《上帝創造女人》。這齣戲不是一起去看,而是在場內碰上的。他們認識多年,但連普通朋友也談不上,見到面她甚至會直行直過,招呼都不打。他大概會以為她很討厭自己。其實是她不敢跟上帝做朋友。

差點忘了《火星任務》。他教她如何欣賞生命中一些華美的東西,例如美食,旅遊。這個地球人,在外星人心裡播了種。

下次看什麼好呢?也許他是對的,沒有好戲,就別急著入場吧。

Wednesday, August 4, 2010

日‧記


遊日六天的二三四五事:

‧入關的關員幾靚仔。
‧大阪交通系統遠比想像落後--和悶熱。
‧想學好外語,第二個最好方法是不理文法,將你識的字眼擲出來。
‧第一個最好方法,係溝仔/女。
‧日本男生普遍高大了。
‧新幹線行得快唔代表唔使轉車。
‧用11000円買了一堂地理課:名古屋係屬於關東,唔係關西。
‧曬過甲子園的太陽,黑左20K。
‧試了好幾間漫晝書‧日劇和卡通片中的平民食堂。
‧日本媽媽真是和藹。
‧神戶牛柳最貴,味精亦最多。
‧廣島是一個慢活的好地方。
‧關西好多樂器行。
‧動物還是放養的開心。
‧中港澳台都不可能有野生放養動物的島嶼。
‧...然而日本人殺鯨樂此不疲。
‧日本電視綜合節目好好好好睇。
‧產品設計依然細心到要講粗口鬧。
‧恬雅有禮的日本,已隨中生代漸漸消逝。
‧唔敢埋單計數。

Sunday, May 16, 2010

Rick's Cafe


係沙漠著成咁會死的。

五月之後,人們會因為《色慾都市》(Sex and the City 2)記住摩洛哥。

五月之前,我們是因為《北菲諜影》(Casablanca)記得摩洛哥。

這部經典愛情電影,沒有完整地看過,非常不喜歡這種痴心情長劍的劇情。但一場來到,賣電影噱頭的Rick's Cafe是不能不去看看的。


午膳時間訂了位子。樓高兩層,中空設計,簡潔典雅的異國風情,跟電影場景沒有一點關係。


滿坑滿谷的貴價香檳,可以想像這裡到了晚上是個銷金窩。


先上餐包和牛油。摩洛哥人是以麵包做主糧的,不是我們吃慣的那一種,但十分好吃;這餐包十分硬,就算不是一輩子吃過最差的一個,也是全個行程中最難食的一個,完全不配這個餐廳的格局和收費。


主菜是大蝦墨魚汁意粉。原本被那個包嚇怕了,對這碟意粉寄望不大,反而有意外驚喜。意粉汁有檸檬汁,畫龍點晴,令這碟西餐有了一點地中海風味,意粉似乎是手製的(但並非餐館自製),蝦不大新鮮不過意粉和汁補足了這點。咸了一些,但都頂得順。


飯後薄荷茶,忘了走糖,好甜好甜,唯有再叫一杯水加進去。

服務不及半島,可能時間還早,有點散漫,要笑住擺一點點架子,才得到應有的水準。


飯後上了二樓,螢幕反覆播住這套經典名片,突然看懂了。感情,就怕遇上bad timing。

Rick's Cafe
248, Boulevard Sour Jdid, Casablanca
+212 522 27 42 07
http://www.rickscafe.ma/

【摸進摩洛哥】

Wednesday, May 12, 2010

Market


喜歡逛街市--是未有禽流感,未有沙士前,濕漉漉,露天,嬉笑怒罵粗口爛舌,亂中有序,打大赤膊,左邊斬豬肉右邊賣菜中間劏田雞的街市。


...仲有寵物添。唔係野味呀。


到摩洛哥也有跟友人去看看菜市。仍然原始,活雞濕貨藏身市集之間,咸檸檬是家家必備的配料,用橄欖油泡著,喉嚨痛到半死時看到它躺在朋友的冰箱裡,有他鄉遇故知的感動。



由飛機看下去已知道當地土地並不肥沃,鄰國亦好不了多少,菜蔬以瓜果為主,不見綠葉。


但蒜頭非常好吃,很香,不很辣,香港的剛相反,香味愈來愈淡,沒有靈魂似的。


雞鴨檔。全白的,乖乖待在檔裡。

魚檔。設備並不先進,但無論賣雞還是魚,共通點都是打理得乾淨,沒有魚鱗雞毛四濺,不會給你看到太多血腥。


海邊有現買現賣,落地還錢就整箱抬回去。煮法不外乎炆或者炸,他們是不太會理會個雪櫃擺唔擺得落的。


甚至有魔鬼魚。都係個句:佢地係唔會理屋企個鑊有幾大的。被朋友一說,這姿態是有點像外星人...

【摸進摩洛哥】

Monday, April 26, 2010


我們是相愛的,只是不知道對方要什麼。

說的是內地&香港。

內地和香港最大的分歧,來自「自由」二字。香港人覺得自由是尊重,是權利,內地人招待賓客的觀念則要全程陪伴和請客,安排「自由活動時間」,等於「招待不周」。以組織或團隊身分出外時,內地人都會緊跟大隊(上圖)。工作亦如是,奉命守某個出口,就不會轉彎,即使站在面前的是消防,救護員,或者胡錦濤。

兩岸三地百姓之間的交往已相當開通,但官方交流還是有些拘謹,講究階級。我覺得很大程度是因為彼此有個主觀印象,例如認定香港人自視過高,而也許我們言談間亦流露了這種姿態。「香港人穿衣服就是不一樣呀。」原本只是打扮上的不同,詮釋下去,就變得可圈可點。

畢竟是斷訊多年的兄弟。十年間,經濟的火車頭追上了,其他方面,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呢。

還是會追得上的。我信。

【世博48小時‧二】

Sunday, April 25, 2010

cha!


吃:滬音曰"cha"。


宴客的小菜精致可口,但與其正襟危坐,還是情願做「掃街茂」。名牌林立的另一面,上海老百姓還是吃得挺便宜的。


古有歲寒三友,今有上海三寶:鍋貼,肉包,小籠包也。行程緊湊,好不容易得到一小時「放風」時間。一出新天地範圍便見小攤檔,鍋貼煎得熱氣騰騰,3元人民幣四個,名副其實,係貼住個鍋煎出來的,pet pet底有半焦的烘印,肉餡淡了些,分甘同味的立食風味搭夠。


再走兩步,見包子店,菜肉包1元1個。


我是喜歡吃包點的,嬌貴的香港人大概會嫌它厚皮,但包子就是賣包嘛,皮太薄就不成包了呀。


晨早賴床,想起未吃小籠包,馬上精神抖擻,把握最後機會。酒店位處民生社區,左轉到路口碰運氣,先見到街邊早餐檔,大豆漿,豆花,葱油餅,大家吃得不亦樂乎。


「瓷飯」用了紅米,迎合近年注重健康的趨勢。


再走兩步,就是小籠包店了,得來全不費工夫。這個open kitchen看得人胃口大開。付錢後,拿著票交給嬸嬸,一籠包子就隔住counter遞出來給你,再找位子。



5元一籠,每籠8隻。找不到醬汁,店員指一指桌上的茶壼便是了。醬油,真是可以用來飲的。



這是平民版包子,不是鼎泰豐那種精致的做法,但餡的調味和包子皮都很到家,不會穿底,但又不會太厚,做得比香港的平民版小籠包好。籠底織法跟港式的不同。比較不那麼容易黏底。

連鎖經營的來伊客等於上海版「優之良品」,是當地人推荐手信之選,以鴨腎最有名。立立雜雜買了一大包,才50多元,划算。



在新天地想光顧星巴克,見到對面這間Paul,就跑了進來。大概是台灣同名名店的分支,隨便選了羊角酥(牛角包)和臻子牛奶。麵包和牛奶的味道都不錯,就是手腳慢了些,是讓你悠閒看風景的地方,不適合takeaway。

PAUL
新天地北里17號一樓
86-21-53067191


世博眾多展館之中以澳洲館最識做生意,買到久違了的Donut King臻子冬甩,有十多年沒吃了吧,8元人民幣,是澳洲價,在上海就覺得貴。忍痛買了一個,沒辦法,眷戀是沒有道理可言的。

【世博48小時‧一】

Thursday, April 22, 2010


離開,是為了回來。

最喜歡的旅遊目的地,其實是機場--每次準備出門,打從心底都會有一絲興奮--唔止一絲,幾絲添呀,可能。

我喜歡那種頭也不回向前直衝的感覺:由出門,出lift,出大門,出車,再坐著單向列車,直直地向著目的地出發,比出監的釋囚更義無反顧。

為了延長那份永不停步的感覺,我甚至盡量精簡行裝,無論去非洲,還是長洲,都務求不用寄艙,直奔e道,一下機可以超越重重人群,快人一步過關,月亮白羊衝動的個性表露無遺。對我來說,走出彼邦機場的一刻,行程已經完成了一半。

去過的地方不多,旅伴有過不少,有血緣的,親密的,友愛的...作為旅伴,本人口碑係OK的,也有不少美好回憶:在和平飯店聽老鬼爵士樂;在西門町的破落小店邊吹水邊吃麻辣禍;在星加坡首次嚐到Frappucino;在京都花見小路偷看藝伎;在歐洲一起揹著重得不能再重的背囊,在摩洛哥的月色下嘆薄荷茶...

不過,始終還是一個人出門最自在--好話唔好聽,我死我事。只有單身旅行的時候,才可以拋下一切責任與身份,不是某人的女兒,不是誰的老友,不是誰的情人,不是某隻兔的主人,不是某個會的會員,不是某公司的員工--我就是我。

最弊呢,獨行的樂趣就如偷食,吸煙,上facebook等等心癮一樣,一旦試過,食開就會食,玩開就會玩,唔係唔安樂。

也許,這麼樂此不疲地出門,是因為明知道有人記掛我,還有家可歸。

係,我無良心,我又走了,對不起。:P

Saturday, December 5, 2009


是日大埔行山...

Wednesday, December 2, 2009


一舊飯。

旅程,先由大結局講起。

因為出門,幾乎錯過了秋天整個食季;回家一陣,一煲飯又把我引(癮)出來了。




這是一煲名副其實的煲仔飯:飯才是主角,臘味的油都煲進白飯裡去,再昏沉的旅人都會被香氣喚醒。連白飯的照片也忘了拍,就知幾好食。

吃下這一口飯時,心裡十分感激,感激上天眷顧,把中國人分到地球的這一角--摩洛哥也有白飯,但那個香氣硬要煮出來也是無法比的,豬肉做的臘味就更加不要提了(回教國),巧婦無米炊,如果上天一念之差將我們調了位,相信中國人廚藝再高也會差一截--而我可以理所當然在香港吃盡南北中西名菜,哪有不感恩流涕之理?

當然,更要感謝大方讓我這厚面皮的加入他的私家飯局--去過想去的地方,又見到想見的朋友,吃到想吃的食物,一次滿足三個願望,真係開心過出奇蛋!

【摸進摩洛哥.二】

Monday, November 30, 2009

Morocco



怕自己再不寫就不會寫了,開個頭先~

搜尋旅遊資料時留意到香港資訊不多,所以先由最基本的資料開始:

國家:Morocco(中譯:摩洛哥)

位置:非洲西北部,與歐洲西班牙只有一海之隔

近親:摩納哥(Monaco)--這是歐洲西南一個賭國,最出名是明星皇妃Grace Kelly,其實兩者一點關係也沒有,但中譯名太相似,買機票時要留意

最出名城市:Casablanca,同名經典荷里活片的故事背景(港譯北菲諜影),但其實片子不在這裡拍,戲中的餐廳也不取材自這城市,而是靠近歐洲的北部海岸城市Tangier

值得一遊城市推介:Marrakech,Chefchaouen,Tangier,Essaouira,Fez及撒哈拉沙漠

語言:法語,西班牙語,阿拉伯語.英文只在大酒店和大車站通行。自由行者,宜有初淺法語底子

簽證:至09年11月為止,特區都不用簽證的,可留六個月

插頭:220V,與香港同;兩圓腳插頭,與法國相同

貨幣:Dirham,幣值與港幣接近1兌1;歐元也通,但匯率差額未必會還給你,最好去銀行換

宗教:回教為主

郵費:在郵局和部分明信片店都有售一式十張的貼紙郵票,一張7.8 Dirhams,寄明信片到香港要兩張,即約16 Dirhams;郵箱是黃色的

飲食:酒類只在低調的酒舖和招呼遊客的西餐廳供應;飲食以煎焗為主,有雞有羊沒有豬肉,宜帶清熱沖劑及長備一支水跟身

交通:主要是火車和長途巴,前車只到大城市,小鎮如Essaouira及Chefchaouen要駁車;由於白天太陽極猛,建議計劃行程時勿乘超逾三小時的日間巴士,盡量選夜車,火車就沒此限

巴士:推介CTM公司的長途車,火車兼營的Supratours也不錯但路線和班次都少得多,每程收費不定,預一程六小時約150 Dirhams上下。另有一些小公司的車經營,去偏一些的地方,班次也較密,但整潔度和司機水準成疑。

的士:是最方便又廉宜的交通工具,分大的和細的,細的士走區內路線,在Casablanca大城市內游走約十塊錢起錶,未跳錶已經可以去到九丈遠,但經驗中最騎呢的也是這裡的司機;大的士是跨城市的泥「猛」的,擠上六個乘客,包車要另議

講價:講價幾乎是指定動作,打車到買東西都要講,唔覺意找少一兩蚊的情況也不時會出現,不過都不是大數目,要不要力爭到底就由閣下決定吧

【摸進摩洛哥.一】

Wednesday, November 18, 2009

  1. 數數手指,連中國在內,到過11個國家。
  2. 其中三個地方住多過一年。
  3. 八國聯軍,有五個未去過。
  4. 第一個不跟家人同去的國家:澳洲。那年念中四。
  5. 想看極光。
  6. 對蘇格蘭興趣多於英格蘭。
  7. 偏愛海邊多於山區。
  8. 偏愛有電車的城市。
  9. 偏愛秋冬多於春夏。
  10. 杯墊、火柴盒、糖包...免費紀念品愈來愈難求了。
  11. 喜歡坐火車多於飛機或巴士。
  12. 想沿青藏鐵路遊西藏。
  13. 最自在旅遊景點:台北。
  14. 京都也不錯。
  15. 如果要帶遊客遊香港,首選景點:茶餐廳。
  16. 可以一個人去旅行。
  17. 世界最通行的語言不是英文,是身體語言。
  18. 只要夠錢坐的士,就享受迷路的樂趣。
  19. 對住酒店有些要求,但毋須住五星級。
  20. 有點後悔沒有趁留學時環遊澳洲。
  21. 吃得最好的地方:香港。

Thursday, November 5, 2009

Lamma


「你呢排都成日去tea喎。」朋友問。

係呀。今日又去啦。


一牆的宣傳單張
讓我想起大學的日子


今晚食乜「送」好呢...




執子之手


蛋糕店不開門
來到沙灘旁邊的香草園
open 365 days a year
太感動了


美麗的花園
美麗的斑紋


兩隻家兔...


加一隻疑似賓尼兔


家賊一


家賊二


香草園
南丫島洪聖爺灣旁邊
全年開放,1000-1800

************************************************


緣分。

剛從北京回來
就相識一位北京來的朋友
一位由成都踏單車到西藏的女子
南丫島原本是二人同行的
沒收到電話,也就不了了之

晚上帶了蛋糕賀表姊生辰
回程途中竟又遇到她
正沿著電梯想走到山頂


而我,也要展開新的旅桯了